医疗卫生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情绪和情感过程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情绪和情感过程

2015-11-23 04:11:46
查字典公务员网

情绪和情感过程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心理学学习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重要考点,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医学心理学。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以及在人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对象和现象,也一定会遇到得失、顺逆、荣辱、美丑等各种情境,从而产生喜.、怒、哀、乐、爱、恨等情绪、情感体验。正是各种情绪、情感的不同变化,才使得人们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过程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又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对这种关系进行反映的形式则是体验和感受。所以,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本源,离开了客观亊物,情绪、情感就成了无渔之水,无本之木。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引起人的诸如髙兴、愉快、满意、爱慕等积极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和愿望时,会引起人的诸如生气、苦闷、不满、憎恨等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只能满足人们一部分需要时,则会引起诸如喜忧参半、百感交集、啼笑皆非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相互交织的情绪与情感。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在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它既包括感情发生的过程,也包括由此产生的各种体验,因而用单一的感情概念难以全面表达这种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在当代心理学中则分别采用情绪和情感来更确切地表达感情的不同方面。所以情绪和情感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情绪主要是指感情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所以情绪的概念可用于动物和人。情绪和情感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且情感是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情感的概念是感情性的觉知方面,集中表达感情的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其区别还表现为,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到情境的影响小。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冲动性较少。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区别,但事实上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情绪情感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三、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是进化的产物。在低等动物种系中,几乎无绪而言;只有一些具有适应性的行为反应模式。当动物的神经系统发雇到皮质阶段时,生理唤醒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感受状态并留下痕迹,这就是最原始的情绪。当特定的行为模式、生理唤醒及相应的感受状态三成分出现后,就具备了情绪的适应性,其作用在于使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所以,情绪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适应生存的工具。

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动物情绪这一高级适应手段。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例如,婴儿在出生时,由于脑的发育尚未成熟,还不具有独立生存的基本能力他们靠情绪信息的传递,得到成人的抚育。人们常通过快乐表示情况良好;通过痛苦表示急需改善不良处境。由于人生活在髙度人文化的社会里,情绪适应功能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用微笑向对方表示友好,通过移情和同情来维护人际联结,情绪起着促进社会亲和力的作用,但对立情绪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总之,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在提醒着个人和社会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憎绪的动机功能既体现在生理活动中,也体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内驱力是激活有机体行为的动力。情绪的作用在于能够放木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例如,人在缺水荜缺氧的情况下,产生补充水分或氧气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生理驱力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驱化行动。而此时产生的焦虑感起着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信号的作用,并与之合并而成为驱动人行为的强大动机。

内驱力带有生物节律活动的刻板性。情绪反应却比内驱力更为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独立地发生作用。情绪的动机功能还体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动上,认识的对象并不具有对活动的驱动性,促使人去认识事物的是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导致注意的选择和集中,支配感知的方向和思维加工,从而支持着对新异事物的探索。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活动规律。作为脑内的一个监察系统,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它包括对活动的促进或瓦解两方面,正性情绪起协调、组织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作用。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和强度。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呈倒U型,即中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为认识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过低或过高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对于负性情绪来说,痛苦、恐惧的强度与操作效果呈直线相关,情绪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情绪和情感过程1

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人在良好情绪状态下,容易回忆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同样的情绪状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来。情绪的组织功能也表现在对人行为的影响。人的行为常被当时的情绪所支配。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和渴求,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沟通的功能。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言语沟通形式,即由面部肌肉运动、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相互了解。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在许多情景中,表情能使言语交流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明确起来,成为人的态度、感受最好的注释;在人的思想或愿望不宜言传时,也能够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表情信号的传递不仅服务于人际交往,而且常常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例如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其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情绪的沟通交流作用还体现在构成人际之间的情感联结上。例如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就是以感情为核心的特殊的情感联结模式。此外,情感联结还有许多其他形式,如友谊、亲情和恋爱等都是以感情为纽带的联结模式。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关于情绪的分类,我国古代《礼记》中提出人具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和欲七种基本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三类:第一类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一愉快、恐惧一害羞等;第二类是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如疼痛一恐惧一愤怒等;第三类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多疑一恐惧一内疚等。

(一)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的认知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从而有拫于健康。

2.激情

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例如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等,都是激情状态。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

3.应激

也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髙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例如飞驰的汽车,刹车突然发生故障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本书第三章将详述有关应激问题。

(二)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由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人的道德感具有社会历史性。

2理智感

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人的理想、世界观对理智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求知欲、好奇心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

3.美感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美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美的评价不同,例如在唐朝时,认为女性以胖为美。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即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一般地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对活动起促进作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对活动起瓦解作用。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激动是由一些重要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在愕绪的强弱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微温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暴躁等不同程度的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个体意义的大小,较重大的情绪反应强烈,较小的则情绪反应弱。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六、表情

情绪和情感本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当这种体验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些外部表现,并可观察到。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它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面部表情

是指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达尔文在他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认为,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例如,悲伤时的嘴角下拉,可能源于啼哭时的面型,其功能是在苦难中求援。这种求援行为的痕迹世世代代遗传下来,就自然成为不愉快的普遍表情。正因为人的表情具有原始的生物学的根源,所以,许多最基本的情绪,如喜、怒、悲、惧的原始表现是通见于全人类的。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人面部的不同部位在表情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艾克曼经实验证明,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能提供惊奇的信号,眼睛、嘴和前额对表达愤怒情绪都是重要的。

2.身段表情

是指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呈现的姿态,通常也称体语。如兴奋时手舞足蹈,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筝等身体姿势都可以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

手势是一种重要的身段表情,它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来表达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在一些情况下,手势也可以单独使用,如人们在无法用言语进行沟通时,往徉是通过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表达个人的情感,传达个人信息,它为人们提供了非言滑信息和感觉反馈。近年来,人们发现通过身体的反馈活动可以增强情绪和情感的体验。

3.言语表情

是指情绪发生时在语音的语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手段。言语中音调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等所表达的情绪是言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例如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悲哀时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此外,感叹、激愤、饥讽、鄙视等也都有一定的语调变化。

由于外部表达方式具有习得性,人们往往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隐瞒或装扮出某种情绪表现,因此表情常常带有掩饰性和社会称许性,所以我们在观察个体的情绪变化时,只注意他的外在表现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观测个体的一些生理变化的指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