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了解国情,科学施政

治大国如烹小鲜――了解国情,科学施政

2015-01-24 02:01:43
查字典公务员网

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比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来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他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来描述亚太共同的发展未来,用虚谈废务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治大国如烹小鲜了解国情,科学施政

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2013 年3 月19 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治大国如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是,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一样不能随便翻滚。以道治理天下,鬼怪就不灵了。不是鬼不灵,而是它起的作用不伤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人民就可以享受到德的恩泽。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句流传极广、对中国政治家影响甚大的名言,后世很多学者与政治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之有不同诠释。但无论将小鲜解释为小鱼还是美味菜肴,其核心都是以烹饪比喻治国:烹小鲜不能随意翻动,油盐酱醋要恰到好处,火候要掌握得当,否则就会或烂或焦,过咸或过淡。治国亦然,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不能操之过急求政绩,不能懈怠马虎不负责。

治大国如烹小鲜,形象地道出了国家治理应该秉持的理念和精神。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以此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颇有深意。烹小鲜,前提是准确了解小鲜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性添加调料,控制火候。治大国,同样要先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才能以民为本、尊重规律、励精图治、科学施政。烹小鲜是日常生活小事,尚需要用心、尽心方能做好,治大国乃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大事,更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治大国如烹小鲜充分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并非消极地放任不管,无所作为,而是在顺应事物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就治国为政而言,执政者做出的任何决策,都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社会的自然秩序,尊重民心民意。政出频繁、朝令夕改、追求政绩的拍脑子决策,凭感觉折腾的扰民决策,都无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更妄谈富国强兵。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要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因为这是治大国之前提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老子》是目前世界上除《圣经》外翻译最多、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在西方,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思想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最早先驱。许多外国领导人喜欢老子的名句,如里根在1982 年国情咨文中就曾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梅德韦杰夫在2010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也曾引用老子的知行不殆。所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以治大国如烹小鲜表达的治国理念,是一个可以被世界理解的理念。

习近平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表明自己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他执政思想的影响。事实上,除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习近平很多治国理念,诸如以民为本、政通人和、尚贤重才、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对他的深厚影响。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大量引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经典名句,也是在向国内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非凡魅力,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