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招聘试题雷同,谁之过?

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招聘试题雷同,谁之过?

2015-12-14 10:12:33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招聘试题雷同,谁之过?

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与辽宁省海城市近日对一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考题与一家教育培训学校考前提供的模拟题大面积雷同的事件进行了查处,出题责任人已停职调查,1700多名考生将重新考试。(12月13日《北京晨报》)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原本是一件很严肃且严谨的事,可辽宁省海城市的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却曝出140道试题中居然有110道与当地一家考前教育培训学校提供给学员的模拟题完全一致。反应是泄题了。可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出现雷同试题,一是工作人员疏忽大意,一是机器软件故障。难道这就是主因?笔者认为,这两种原因的确存在,但更为关键的恐怕还是监管缺失所致。

作为命题的工作人员,简单的同类考试中已经使用过的试题,明显就是对工作极不负责任,也许,这当中真是人为违反了相关流程,但我们也不能打消命题者与那家模拟题与考题高度吻合培训机构相互勾结的嫌疑。虽然该机构主动要求接受调查,相关部门一定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查清楚到底是真违反操作流程的抄袭事件还是为了某些目的而就行的假抄袭?

机器软件出问题可以理解,实在无法避免但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既然软件是为了对考题进行筛查,这么关键的东西出了问题,难道就没有补救的措施?况且命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审核自然也不是一时之举,不知是单位还是相关工作人员怕麻烦,想当然的用人脑代替机器,结果试题雷同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现在看,这事完全可以避免,在发现软件有问题时及时联系软件维护者及时修正不就行了,显然有人偷了懒,偷懒就会付出代价,向考生道歉容易,重新考试却要浪费很多的人力、财力,损失谁来弥补?

负责出题的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人才评价处当反思,作为全省事业单位招考试题的出题者,明明知道是全省招考,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讲,作为多次承担命题任务的单位,显然应该有一整套保障考题严谨性的机制,如今机制成了摆设,工作人员未履职恐怕只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负责实施和监督机制的有关部门或人员也走了形式。不出事情也罢,出了事情,责任由谁承担?显然不该是参加考试的1700多名考生。一句重考岂能完事?当务之急,一方面应成立调查组,对公众所质疑的问题展开调查核实,应追责到底。另一方面是不是该主动承担这些参考者的损失,给予适当交通或误工补偿也不是不可以,毕竟错不在参考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