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基层公务员困境难成公共议题

时政热点:基层公务员困境难成公共议题

2015-09-14 10:09:19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基层公务员困境难成公共议题。

公务员,曾经让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心向往之的职业,一方面,享受着身边人仰望的荣耀,另一方面,有着不错的薪资和福利待遇。然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公务员也渐渐褪去了光环,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他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福利收入锐减,以及极难晋升的尴尬局面。面对困境,他们有的选择坚持等待机会,有的则毅然选择放弃铁饭碗,重新进入社会参与竞争。

每次讨论公务员待遇和发展问题,都会导致公众的选择性理解和舆论的站队,这似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此次关于基层公务员困境的报道,也是如此。虽然,媒体在费尽心思地描述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生存状态与发展困境,但是在公众那里,这种困境根本不存在:自己比公务员困难多了,为何关注他们的困境,不关注自己的困境?公务员相对来说,更稳定更有影响力也更受到社会的尊重,为何在他们得了便宜的时候,还为他们卖乖?这种选择性解读和舆论层面的站队,让媒体的引导变得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貌似起到了反作用每次为公务员叫苦,都让人们的反感增加一些。

基层公务员的发展状况,其实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议题。一方面,人们虽然对公务员不陌生,但是对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状态却可能存在想象很多基层公务员的生存状态并不好,人们认为公务员吃香喝辣的形象,其实是一种基于某些个体表现和经验判断之后的想象,这就存在着对公务员群体的误解和误会。另一方面,如果基层公务员的生存状态欠佳,就会影响队伍稳定和工作质量,这对于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社会的良性发展都不是什么好事,远非不满意就辞职那么简单,其背后对应的话题应该是如何保证公务员队伍高效、廉洁、稳定。因此,媒体报道基层公务员生存状态没有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存在困境也只是一种观察视角。

只是,因为认知的分歧和舆论的割裂,媒体的用心没有引起公众的回应。这种情形不改变,所谓的议程设置就无法实现,共识也就没有办法达成,问题自然也就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要想让基层公务员困境真正成为社会议题,就应该推进舆论的共振:让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讨论共同的议题;让信息和观点可以在两个舆论场之间自由流动。只有两个舆论场关注同样的话题,舆论才能实现共振;只有信息和观点自由流动,沟通和交流才能真实,共识才能够逐渐达成。如果,两个舆论场总是自说自话,那么,分歧就必然存在。甚至,对立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反应。

这需要公众节制自己的想象,需要公众有弄清真相的耐心和解读事实的理性。但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不对称可以消除,信息和观点可以自由地流动,主流媒体舆论场可以关注民间舆论场的诉求,可以与民间舆论场实现有效互动。这离不开媒体的努力,也离不开所关注主体的自我传播。只有媒体让受众的诉求得到表达也关注到其他群体的困境,人们才不会对公务员困境敏感;只有媒体让真相更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他们才不会不假思索地展开想象,以为自己臆想的都是事实。当然,被报道的群体公务员本身,也应该积极地传播自身的正面形象,而不是总是爆出让人失望的丑闻,那样,公众心中的刻板成见也会少一些。

让基层公务员的发展状态与生存困境成为议题,这是一种应有的社会意识。如果明明问题已经出现,人们却因为自己的选择性理解对此不予承认,或因为合理想象对此嗤之以鼻,那么,问题就会严重甚至恶化,最终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而要想让人们接受这个议题,让这个议题成为真实的社会讨论的话题,就必须推动舆论的共振,让议题为公众所关注,成为公众也关心,也愿意、能够深入讨论的话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