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科技常识:科技常识积累三

科技常识:科技常识积累三

2016-01-25 06:01:21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16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网考试录取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综合分析2016年以来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试卷我们发现在其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识性问题,很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备战2016年村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为计划参加2016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有关科技方面的知识,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朋友带来一定帮助。

一、生态平衡与中国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平衡简称生态平衡,是指一定的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通过互相制约的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阶段。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一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叫做生态国限,超过了生态国限,自动调节能力就降低甚至丧失,生态系统就遭到破坏。生态平衡是生 物世界进行生命活动所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在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律办事,才能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完善的生态系统。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和市场压力。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 导性文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的实际行动,具有划时代意义。1994年8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 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

《中国21世纪议程》包含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系统,即总体战略系统,社会可持续系统、经济可持续系统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系统;第二个 层次为章,各系统皆由若干章组成,每章的内容指明该系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三个层次为方案领域,每章由若干方案领域组成;第四个层次为行 动,由每个方案领域内若干行动组成,是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单元。

二、环境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指人群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的劳动和社会场所,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工业、城市等人造环境的总称。

(二)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上述环境的改变以及因为这些改变而引起的各种问题。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既要防治环境污染,又要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手段,维持生态平衡是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环境保护应包括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两个方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