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辽宁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公务员考试提供了一种对“官”的想象

时政热点:公务员考试提供了一种对“官”的想象

2016-11-25 02:11:28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公务员考试提供了一种对官的想象。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一直备受公众关注,媒体报道国考热似乎成了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媒体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公众热议公务员考试设置了议程。这种议程设置让媒体节约了发掘新闻的精力和财力,并迎合了公众对官场的群体想象,掀起了媒介与公众共舞的舆论狂欢。

然而,这种热闹掩盖了我国政治沟通的困境。舆论场的国考热反映出公众现代政治素养的缺失,对公务员的权利和责任边界的认知失衡。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长辈对晚辈光宗耀祖的期待,往往就是获得某个政治身份。公众认为公务员职业能够获得安全感,与户籍、养老挂钩,旱涝保收,是相对稳定的铁饭碗,因此,当公务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然而,随着政治秩序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自党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公务员的特权在不断收缩。当权力和责任的天平重新调整之后,是否当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从传媒的视角来看,公务员考试是一项极具新闻价值的社会活动,极易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尽管当公务员并不意味着就能当官,但公众往往还是将公务员与官员等同起来,国考也就让普通人获得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对一些人来说,这一过程蕴含着类似范进中举的戏剧性。这也反映了国人心目中官与民身份的天壤之别。公务员考试还具有公共性。相比西方社会,中国的官员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父母官是怎样的人,关乎一地人们的福祉。因此,公众格外关心什么样的人被选入实权部门。

公务员考试提供给媒体和普通人一种对官的想象。国考热的舆论表达正投射出这样一种群体心理:官员应该具有怎样的资质?如果我成为官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官真的可以成就人生吗?这些想象和关于官员大起大落的日常新闻报道相结合,使得公务员考试极具话题性。国人之所以对公务员产生这种想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尚未完全实现有关,一些人依然习惯凭帝王将相的历史剧来想象政治运作。

国考热也凸显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他们希望通过关注和评价公务员考试,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互联网为公众的政治表达提供了渠道,但是这些表达常常是情绪化的。许多人对公务员职业产生了过度美好的想象。而另一些人生活不如意,或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基层公职人员发生过矛盾,因而刻意抹黑公务员群体。这些非理性的表达也对国考热的舆情产生误导,使得公众更关注公务员在道德和品性方面是否合格,而忽视其必备的职业资质和技能。

媒体对官员的报道,应侧重于对其政见的解释,以及对其政治行为成败得失的梳理,而不必一味强调其政治生涯的戏剧性。除了对官员的报道,舆论也应更多地关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归根结底,公务员应当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类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

舆论对公务员考试表现出的热情,所指向的不只是考试本身。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知情期待,各级政府应该重视维护公共关系,进一步公开行政过程,而不是将决策过程神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过程是媒介化的政治,公务员应该习惯被公众拿着放大镜盯着。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